一款车为何要进行2400项试验?

2019-12-19 9:58:13 寻基之旅 0 FavoriteLoading收藏

为什么一款车的研发周期需要4-5年,大大缩短这个时间牺牲的又是什么?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讲述2400项试验的意义。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汽车也逐渐成为了一件大科技产品。商家要为新卖点做宣传,但用户心里得明白,汽车和其他电子产品终究有一点不同,就是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汽车来说,安全可靠才是首位,功能性的东西再酷,也要让路。

《汽车人》不久前提出过一个“黑箱理论”。由数万个零件组成的一个辆汽车,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到底怎么样?运行时的体验如何?其实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黑箱”,各种零配件一起协同运作,复杂程度是呈指数级增加的。所以说,一辆车不仅仅是在装配制造上精益求精就完事儿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可靠性的试验。

试验不光是大家经常听说的碰撞试验,至少还包括了耐久性试验、极限环境试验、电子兼容性/辐射/干扰试验、重要零配件的安全耐久性测试等等。就拿碰撞试验来说,碰撞这种事情,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精确度不一样,数据的参考性就会差距很大。

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有幸参观了位于长春的一汽-大众TE(Technical Development技术开发部)。据介绍,这里是全国科技含量最高的汽车试验基地。2019年也正逢是TE成立的10周年,在这里,一款车的开发项目要有近2400项试验,从规划一款新车到测试下来就要三年多的时间,所以说开发一款新车需要4-5年的时间。一些造车新晋者正在大大压缩新车研发周期,可时间缩短了,牺牲的又是什么呢?

在TE听了三天的报告,几乎涵盖到各个部门的实验室。不得不说,在这里工作的年轻学霸们令人印象深刻。《汽车人》这几天的感受是,这里非常注重年轻人表达能力的培养,每个部门的报告,都会有年轻人发言,而且他们都很出彩。据说报告都有评奖活动,我们去食堂的路上还看到了技术有奖征文。这帮年轻人伶牙俐齿,大脑转速飞快。现场,他们还表演了一段类似大学辩论的辩论赛,主题是用户如何看待日系车和德系车。

TE倡导的是工程师文化,讲的是一个“真”字,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难怪这里的年轻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没有顾忌。

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总监李丹博士(左一)

TE的负责人、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的李丹博士说:“自己经常想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年轻人的聪明才智,给他们更多成长的空间。”

TE的目标是到2025年要建立一汽-大众全价值链的开发能力、实现100%国际一流。目前在硬件方面,可以说已经全都覆盖了,在新技术方面(新四化)也正在加快布局。所谓全价值链的开发能力是指整车开发能力要达到100%、创新开发能力达到80%。

参观过程中,令《汽车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整车碰撞测试实验室,要求碰撞的精度达到毫米级别。实验室地面的涂层都是非常昂贵的专用材料,保证摩擦力在一个精准的数字之内;碰撞车内的假人,每一个的价格达高达1000万元。据了解,这些假人也有200万元的和500万元的,最新型号的假人才有1000万元这么贵。一汽-大众实验室无数个假人当中,1000万元新款的有两个。生产假人的是一个美国公司,起初是专为航天航空设计的。

碰撞测试时,需要安装很多摄像头来记录碰撞时的情况,这些摄像头的安装、拍摄的角度等等都非常有讲究。目前中方设计的方案已经超过了德方原先的方案,现在德方已经采用了中方的方案。在整个TE的各个实验室的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很多地方都是中方设计的方案已经优于原先德方指导方案,很多都已经被德方采纳。

通过一汽-大众的合资,中国一汽和德国大众现在有了更加深入的沟通及合作。一位在2009年去德国驻德的技术人员说,当时车身科驻德的只有他一个人,现在他们在德国有30多个人在同时管理无数个项目。TE每个楼层都至少有2-3个视频会议室,方便和德方进行交流沟通。基于信任,德国大众百年的技术开发标准已经对一汽-大众开放了。所以,一汽-大众具有极强的本地化开发能力,也是中方主导开发探岳这款车能够迅速蹿红市场的重要原因。

探访了一汽-大众的TE,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汽车人了,对汽车的早期开发和试验方面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虽然里面有很多东西只是走马观花,并不能够真正了解,但《汽车人》意识到,汽车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用户最终的安全和体验,有太多人们不曾了解的环节需要做到精益求精,需要造车厂点滴积累,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一辆摆在我们眼前的新车来说,这些背后的环节、背后的试验,即便没有,也不会影响用户对这款车的第一印象,但作为一个对社会和用户负责任的企业,作为要走向高端制造的企业,这些背后的“内功”才是真正实力上的差距。(张恒)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