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以“不忘初心 顺势应变”为主题的2019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致辞中分析了目前汽车下行市场的特征,并对汽车流通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 沈进军
如下是提炼的其致辞的精华内容:
受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市场消费信心不足、中美贸易摩擦、汽车行业政策透支等外部原因,以及市场周期性影响、区域结构间差异、内生动力不足等内部原因,在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2018年,汽车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出现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时至今日,市场下行的趋势仍在延续。
从2019年的汽车市场来看,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一、二线城市的新车销售要好于三、四线城市。
过去我们一直习惯地认为一、二线城市新车需求已经饱和,而将眼光盯向三、四线城市并不断下沉渠道,但通过数据发现,越是保有量大的地方恰恰越是需求量最多的地方,而这些需求大都来自置换需求。
2、豪华品牌保持着两位数左右的增长且销量占比提升明显,这也主要源自于置换带来的消费升级。
3、二手车市场好于新车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呈现双增长态势。
这些特点充分印证了,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这就必须提升和加强新车、二手车两大市场的互动性,要通过盘活存量拉动增量,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提高置换率来拉动新车销售。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5亿辆,存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和关注的重点,因此,活跃和扩大二手车交易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按照成熟市场的规律,二手车交易量大多是新车销量的2-3倍。例如,美国市场每年新车销售在1700万辆左右,二手车交易在4000万辆左右,而我国这一比例正好倒置,新车销量近3000万辆,二手车交易却只有1400万辆。究其原因,就在于二手车交易过程中还存在增值税征收方式不合理、二手车商品属性缺失等若干政策的瓶颈,以及二手车市场自律诚信不足,制约了经营主体的壮大和市场的繁荣。
同时,我们还看到,汽车金融对拉动消费的引擎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广大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市场空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市场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竞争秩序还有待提升。
通过政策引导和结构调整,发展好二手车和汽车金融这两个驱动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的轮子,真正形成激活市场的内生动力。
2019年,对于汽车流通行业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汽车市场下行的形势下,我们的行业又遇到了西安奔驰事件、国六排放标准切换、环保监管力度加大等一系列新的挑战,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经销商的亏损面在不断扩大。市场的下滑也给汽车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汽车市场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效益调整的攻关期。
为此,流通协会再次向生产企业呼吁:要改变生产方式,将“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厂商之间要对“合理库存”达成共识,要更加关注渠道的健康状况。
同时,也建议经销商要主动拥抱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将核心竞争力聚焦到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