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14日,第五届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在张家港举行,与此同时,“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国际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大赛”苏州区域赛亦同期举办。
其中,在13日举行的高峰论坛上,来自政产学研的行业专家与业界精英对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当前汽车行业核心技术领域涉及的产业政策、行业趋势、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分享了在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两方面的产业发展新思路。
2018汽车销量或达4000万辆,汽车产业成贸易战成败关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董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论坛上作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展望》的报告,他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总的有空间、趋势是增长、但过程有波折,而不是单调递增函数”。在汽车总销量与去年同比明显下降、电动车销量缓慢情况下,他仍坚信,中国汽车年销量仍会超过3000万,甚至达4000万,其发展三大亮点是电动车、智能网联和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品牌。此外,他建议,行业不要依赖政府的刺激性措施来发展汽车行业,这类政策造成的市场波动反而不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最后,他呼吁从政府管理指标、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电动车的安全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 王晓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王晓明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汽车产业格局变化”为主题作了现场分享,他认为,汽车产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导产业,将决定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进步的快慢,而未来汽车发展离不开电动、智能、网联和共享“四化”和汽车与能源、交通、电信、城市、环境之间的“五个协同”。在中美贸易战的国际形势下,他指出,贸易战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汽车产业能否有突破性发展。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党委书记 李建秋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党委书记李建秋从燃料电池车的角度出发,分享了清华大学在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探索与实践,他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是限制燃料电池推广的重要因素,燃料电池的成本和关键技术将在未来5-8年形成重要突破,清华大学将首先从商用车领域进行燃料电池车的推广。
据了解,此次大会还设置了“整车面对面”的特色环节,旨在通过整车企业需求发布、零部件企业新技术与新产品发布、双方互动交流等形式,构建行业领先的零整互动平台,实现精准需求对接。基于企业发展需求会议吸引了一汽、长安、陕汽、前途汽车、小鹏汽车等知名车企和众多核心零部件厂商参与。
创新政策融合产业需求,多方资金助圆汽车梦
作为汽车技术转移大会的并行活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国际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大赛苏州赛区的半决赛与决赛分别在9月13日及14日下午举行。本赛区大赛获得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的鼎力支持,每届共有近百个国内外创业项目报名参加,囊括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轻量化等众多汽车相关主题。
据悉,本届大赛对优秀项目的配套扶持政策持续升级,除了往届大赛的大赛奖金、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产业培育服务外,决赛6个项目如果落地张家港,更可直接获评张家港科技领军人才,获100万-300万项目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