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驾驶维修传媒 扳扳项目运营总监 罗连
“基于用户场景框架体系,交互方式将层出不穷,全场景智能服务的重心在于用户体验。”
在日前以“新消费·新智联”为主题的“2018中国汽车CRM产业峰会”上,汽车与驾驶维修传媒扳扳项目运营总监罗连发表了以“场景交互升级引爆智能创新服务新时代”为主题的精彩演讲。
他认为,基于用户场景框架体系,交互方式将层出不穷,全场景智能服务的重心在于用户体验。
以下是我们根据其演讲实录整理的内容:
这是一个交互的时代,最原始的人机交互经历了三大技术改革,鼠标、多点触控以及体感技术。每天用键盘、鼠标打字、手写、发语音、上电梯、开空调、开车,都是人机互动的场景,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也一直生活在交互当中。
如今提倡智慧办公,交互也在不断升级。智慧办公是架起人与数字的桥梁,每天进出办公室的大门,进出会议室都是属于智慧办公室的场景,应用变得非常广泛。目前很多公司均在做智慧办公系统,并且大量应用到日常办公当中。
智能家庭也在不断进化。智能的设计不等同于智能家居,安装智能开关并不能说明生活的场景就是一个智能家居,因为整个智能家居营造的是一个场景的模式。在这种场景下,你会感觉到世界是连接现实与虚拟的场景,一个手机便可控制家里所有设备。
智能穿戴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小米手环、智能手表、背包等。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是1200万台,同比增长15.9%;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可穿戴的设备同比增长5.5%;智能可穿戴设备增长高达105.5%,这个数据是非常可观的。
物联网是城市的中枢系统。每天的出行路线,公交车坐多少站,路线是否拥堵,到达的目的地是否有停车位?这些都可以查到。物联网应用到城市的案例越来越多,比如森林的火灾、空气的监测、地下水管漏水的监测、智能停车有道系统。我们的生活和物联网是息息相关的。
无人驾驶是目前十分热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也在研发汽车无人驾驶。有了无人驾驶,汽车由原来的代步工具变成了一个有眼睛、神经和大脑的物体,可自动设置想要去的地方。但是无人驾驶也存在问题,感知准确度有待提高,成本是否需要下降……
任何一个产品,归结还是在于用户本身的体验。用户体验既是服务体验,也是设计体验。生产一个产品,需要设计原型和界面设计,基于设计进行技术开发。然后进行交互体验,网络交互的界面。
产品的交互在一直不断升级。想把产品做到定价完美,就要对用户服务体系要求越来越苛刻。服务也是一种体验式的消费,去买一台车,跟销售人员约定什么时候到现场,什么时候试驾,感受整个产品的体验,需要一个整体服务体系的搭建。
消费升级及产品交互的升级场景下,打造更智能的服务、更智能的机器以及更智能的网络,都需要很多的创新理念和思路。更智能的交互以及更智能的产品,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把场景交互比作是一个宝塔,那么移动互联网是塔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塔身,用户体验便是塔尖。
汽车行业的痛点,对于用户来讲有两点:第一,用车等于烦恼,需要的时候用不到,不需要的时候天天打扰。第二,服务等于骚扰,不需要时候总是被打扰。
与4S店而言,其痛点亦有两方面:第一,用户买了车后,后续的维修保养时,会有很多客户会流失;第二个,效率低,成本高。
解决这些痛点,就是为车主提供一个问答的平台,同时该平台还兼有技术端的存在。车主端面向有车用户,只要在平台上面发起提问,中间有一对一的技师及时解答问题。除了解答问题之外,还提供用车、养车知识宝典,以及增值性服务。技师的身份审核是十分严格的,中、高级以上的技师才能进入这个平台。
扳扳智能问答服务平台的未来是什么呢?扳扳APP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智能共享、大数据以及智能问答系统的技术,配有一套成熟且独特的智能算法,以及智能的交互产品和自身团队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的经验,致力打造一个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标准化的汽车问答服务平台,全方位的汽车智能问答服务场景。
扳扳未来也会与汽车厂商和经销商以及车主之间紧密协作,搭建一个三方共赢的汽车问答平台。例如我们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利用智能语音系统,采用自然语言分析、语义分析,不仅仅是理解句子,而是更了解用户的意图,深入场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实现服务任务一站式直达。将来从关键词的匹配到数据的处理,通过智能识别系统的自然分析和数据分析,让用户的咨询显得更准确,更真实。利用手机,通过平台以问答的方式发送问题。通过智能数据的传输,可以更深入的触及用车问答场景,解决车主用车养车的一切问题,扳扳还提供车险、洗车、二手车买卖等增值服务,随时为车主保驾护航。
智能网联服务,在将来是一个发展趋势。智能网联是很多公司提到的概念,目前也有很多企业在研究。第一,解决用户痛点;第二,提供完整价值体验,真正更好的去服务用户;第三,跨平台多通道用户体验,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把复杂的问题留给工程师,把简单的方式留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