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3系的极致驾驭、奥迪A4L的领先科技、奔驰C级的高贵舒适、沃尔沃S60 L的安全装备、凯迪拉克CTS的炫酷外观……在豪华B级车市场,每一个站稳脚跟的车型几乎都能够迅速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气质特征,后来者如果想要挑战权威,应该尽量避免与它们产生交集,除非能够兼备其中多个特征,比如眼前的英菲尼迪Q50。通过DAS线控主动转向系统,它可以达到宝马3系般的灵活身手,可以拥有奔驰C级般的驾驶舒适性,可以体现出奥迪A4L般的领先科技;通过全新升级的安全屏障技术,它可以媲美沃尔沃S60 L的安全性能;通过来自于Essence概念车的外观设计,它的外观也足够炫酷。当然,如果以上这些评价都是客观真实的,那么Q50无疑瞬间就会普大喜奔了。而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验证这些评价的真实性。
大上的DAS线控主动转向
当同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沈海军教授出现在讲解会上时,我开始对Q50的DAS线控主动转向系统充满期待。引经据典而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讲解让我在对飞机转向系统的整个发展史有了充分的认知之后,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于Q50的DAS系统的学习。全球首创的DAS“线控主动转向”源于NASA航天科技Flying by Wire电传操纵系统,该系统将机械操纵信号经过变换器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舵机,让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稳定性都有了巨大提升。与传统的机械连接转向相比,DAS线控主动转向的最大特点是方向盘与车轮之间的传动完全由电子信号控制,颠覆了100多年的汽车机械转向历史,是汽车进入自动驾驶时代的重要技术之一。Q50也成为全球范围内首款运用这一技术的量产车型。通俗地讲,DAS线控主动转向技术就是不再依靠传统的机械转向系统,驾驶者对方向盘的转动会转化为电信号传入电脑控制单元ECU,然后再由控制单元对位于前轴左右的两个转向机下达转向指令完成转向。由于采用电子信号控制从而消除了转向在力传递中产生的迟滞,而且DAS线控主动转向还可以大幅减少路面颠簸回馈到方向盘的抖动,从而显著降低抖动给驾驶员手臂带来的疲劳和干扰。同时,ECU可根据路面情况和方向盘方向对车轮角度实时微调,从而显著提升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除此之外,驾驶者还可以在个性定制模式下,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包括转向助力、转向比等在内的转向偏好设定,共有4种组合可供选择,轻松实现个性化的驾驶体验。
理论与实践高度一致
蛇形穿桩和连续颠簸路面驾驶是对于DAS系统的最佳检验,虽然没有了更为直接的机械转向机构,但转向确实来得非常精准,几乎没有任何延迟,控制单元对于电信号的传输处理几乎是瞬时完成的,穿桩动作干净利落,悬架的支撑也相当到位,侧倾之后的回复非常快。尤其是当我把驾驶模式选择在运动模式时,方向盘瞬间变得沉稳了许多,转向也更为直接。在通过颠簸路面时,车身的左右摇晃并没有换来方向盘的抖动,方向盘几乎完全静止。当然,驾驶的舒适性不言而喻,但对于那些更在意路感的驾驶者来说,或许会留下些许遗憾。
DAS带来的另一优势是可以整合英菲尼迪的ALC主动车道控制系统,ALC和其他厂商的车道保持系统的探测原理一样,都是通过车内后视镜上的摄像头扫描左右两条车道线来确定车辆位置,不同之处在于驾驶者不用再和方向盘较劲了,车载ECU可以直接控制转向装置,让车辆很精准地保持在车道中间,理论上说此时整辆车完全在由电脑驾驶,只有在遇到较大角度的转弯时才需要驾驶者完全掌控方向盘。
重新定义安全系统
新升级后的安全屏障系统是首次在Q50这个级别的车型中应用此技术,而想要完整地体验这套系统,目前只有Q50的Hybrid车型可以实现。在大量的主被动安全装备中,需要特别介绍的是PFCW“超视距前端碰撞预警系统”和BCI“倒车碰撞预防系统”。PFCW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探测前车及再之前一辆车的相对速度和距离,提醒驾驶者位于其视线之外的风险。如果前方间隔车辆出现突然减速而有可能造成追尾时,PFCW可以通过声音、安全带预紧和行车电脑显示等方式对驾驶者进行警示并进行制动干预,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对车辆进行制动,从而避免连续追尾的危险。BCI系统则可以在倒车时侦测到车后突然出现的移动物体或是盲区内的静止物体,在碰撞之前将车完全刹停,从而避免悲剧发生。实际测试时,BCI真的采取的是急刹车手段,车辆会在完全刹停1 s后继续倒车动作,而这1 s足够驾驶者作出合理的动作。
同样高大上的动力单元
至于Q50的动力系统,则并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只需通过一组数据来评判即可。普通版车型装备的是VQ系列3.7 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258 kW,最大扭矩361 N·m,这可以为车辆带来不到6 s的0~100 km/h加速成绩。而Hybrid车型则采用了3.5 L V6发动机与电动机的组合,268 kW的综合功率和536 N·m的综合扭矩足以将车辆的0~100 km/h加速时间轻松跑进5 s大关。此外,将来还会有一款2.0T发动机可供选择。
先期上市的Q50共有3款3.7 L车型和2款Hybrid车型,售价为38.98万~54.98万元,这个价格显然比宝马335i或者奥迪A4L 50TFSI厚道得多。更何况,它还拥有着那么多业界首创的技术装备。不过,想要挑战以德系三架马车为权威的豪华B级车市场,产品性能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品牌认知度依然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竞争车型
凯迪拉克CTS:作为豪华B级车的第二梯队车型代表,超炫的外观设计无疑是凯迪拉克CTS最大的优势所在。CTS也装备了V6发动机,排量只有3.0 L,动力方面要弱于Q50。CTS的车身尺寸和轴距与Q50相当,但实际的座椅空间表现会略逊于Q50。不过,就品牌认知度而言,进入中国更早的凯迪拉克应该会略胜于英菲尼迪。
沃尔沃S60 L :因为搭载了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已经实现了国产,沃尔沃S60 L在性价比上应该要比Q50高不少,当然就动力系统而言,Q50显然更具吸引力。虽然Q50在安全装备上实现了众多的创新,但说起安全性能,沃尔沃一直都是汽车业的典范,所以在以安全装备为卖点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这个强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