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发展的百年历程中,MPV还只能算是一个年轻的分支,号称鼻祖的克莱斯勒捷龙问世于1983 年,而1984年诞生的雷诺Espace则被视为了第一款以轿车为基础开发的MPV产品。在中国市场MPV的历史更为短暂,上海通用推出第一款商务MPV的时间是在1999年底,而瞄准家用市场的紧凑型MPV直至 2001年才得以亮相。
经过十余年的孕育,国内MVP销售比重开始攀升,产品逐渐增多,但这个汽车“新物种”同时也遇到了新麻烦。跨界混搭风潮的盛行模糊了轿车、旅行车、SUV甚至是MPV之间的界限,传统MPV要想赢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再次进化,因此今天的MPV演绎出了更加多样的座椅变化、更为节能经济的动力、堪比轿车的灵活操控以及更为先进齐全的配置……,MPV的精彩也由此升级。
MPV进化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过程,MPV这一车型已经日臻完善:它是多功能的轿车,有着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在各大公司的产品流水线上,几乎每一款轿车都有MPV车型衍生,例如大众高尔夫和途安,帕萨特和夏朗;本田Civic和 Stream,雅阁和奥德赛;雷诺梅甘娜和风景等等。平台战略的推广,使得MPV的开发变得更加容易:与轿车共享发动机、变速器以及前后悬架总成,只需重新设计车身和内饰,就可开发出相应的MPV。
然而,在MPV诞生的最初,北美、欧洲等主要汽车市场对MPV的设计理念却是风格迥异。在北美,MPV以充足的空间和豪华的配置见长,是从货车发展而来;在欧洲, MPV的特点则显得更加精致、实用,是多功能的轿车;在日本,因其出口型导向的经济特点,使其MPV在设计上兼有欧、美两家之长,却难觅自己的个性。现在,就请各位读者跟随我们一起,回溯历史,看看这20多年间,MPV的进化历程。
MPV进化论——美国MPV 的发展
MPV鼻祖:克莱斯勒大捷龙
同样是MPV三个字母,在欧洲和北美的解释却并不一样。在美国,MPV最初的定义为:“Mini passenger Van”—小型厢式旅行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对MPV的理解和设计理念是基于“Van”,货车。1983年,克莱斯勒首度在Van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款单厢车,它的名字叫做普利茅斯·捷龙(Plymouth Voyager)和道奇Caravan(Dodge Caravan)。后来,他们成为了北美市场MPV的鼻祖。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MPV在当时的美国出现呢?
第1代大捷龙的同胞兄弟道奇Cravan
上世纪80年代的Craran内饰,时代感十足
第2代大捷龙
我们不妨看看1980年代美国汽车的生存状况。1980年代是二战以来全球最为平静的一段时间,美国的经济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家庭人口大增。一般的家用轿车已经难以满足一家老小的出行要求,于是座位更多的Van便成为了当时的首选。这大大刺激了厢式旅行车—“Van”的发展。但Van始终不是轿车,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决定了Van的舒适性无法和轿车相比,坐进去的感觉更像是一台卡车,而不是轿车;而且Van的离地间隙比较高,乘客需要用“爬”才能上车,而不是像轿车一样轻轻松松地“坐”上车。
大捷龙Grand Vogager
大捷龙Town & City
克莱斯勒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需求,启动了 T115项目,也就是后来的捷龙MPV。T115车型将发动机放置在最前端,并将后桥尽量后移,为车内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同时A柱在发动机正上方,便开始向后倾斜,这样一来又争取到了更多的空间。由于采用了和轿车一样的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布置,再加上承载式车身,使得车身高度大幅下降,并且可以满足有如乘坐轿车一般的舒适性需求。1983年,克莱斯勒工程师们在T115 项目秘密实施5年后,终于发布了普利茅斯·捷龙(Plymouth Voyager)和道奇Caravan(Dodge Caravan)。这款7座车型保持了轿车的舒适性,个头不比普通轿车大很多,但却能容纳7个座位。当年的销量便高达21万辆。
大捷龙四世同堂
在此之后,克莱斯勒还开发了Town & City、 Grand Voyager等豪华MPV,并有EPIC概念车昭示未来MPV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美国MPV的特点一直遵循着豪华、宽大的设计特点,就像最终从Van演化而来的初衷。
MPV进化论——MPV的欧式进化
对于克莱斯勒大捷龙是MPV始祖的说法,欧洲人并不买账。他们认为MPV是自己发明的。德国人认为1950年的大众T1 Sambus面包车可以称为欧洲MPV鼻祖。事实上,这款小车后来发展成为了 Transporter厢式货车,而并非MPV,所以德国人的说法似乎过于牵强;而法国人则坚信雷诺Espace是MPV的鼻祖,我们并不确定这种说法的对与错,但可以肯定的是,雷诺Espace推动了MPV的进化,甚至可以认为,Espace是欧洲MPV的起源。
欧洲MPV真正的鼻祖:Espace
Espace的空间同样宽大
法国人将MPV的定义重新诠释后,最大的不同在于摆脱了 Van的概念,成为一款真正融入家庭的车型。欧式MPV从设计之初便以轿车的设计方式入手,承载式车身,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并设计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形式。1985年,雷诺将这款名为Espace的车型推向市场,开创了欧洲MPV的发展方式。严格来说,法国人的MPV理念并没有借鉴克莱斯勒,而是从脱胎自轿车的产物。这样的理念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MPV几乎都与轿车共用平台,例如雷诺风景和梅甘娜、雪铁龙毕加索和赛纳。如此看来,似乎还是以欧洲为MPV的发源地更有说服力。
以Passat底盘打造的大众夏朗
除了雷诺Espace外,MPV的欧洲代表还有大众夏朗、途安等等,相对于体型庞大的美式MPV,欧式MPV最大的特点在于精致实用,类似轿车的结构加上较为坚韧的悬架,使MPV可以保持较高的运动性能以及停车时的便利性。
MPV进化论——入乡随俗的日本人
最早的“日式”MPV三菱Chariot
相比于欧洲人和美国人,日本人的造车理念显得相当“圆滑世故”。在北美市场销售的日系MPV,有着美式MPV的粗犷,而在欧洲市场销售的MPV,同样也不失精致细腻。
丰田Previa在日本叫Estima,在中国叫“大霸王”、“子弹头”
在北美,为了应对美式大型MPV,日本人有日产Serena、日产Quest、本田美版奥德赛等车型;而欧洲又有丰田 Previa、本田欧版奥德赛等车型双线作战。事实上,日本车的风格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日式MPV”。
日产应对北美市场开发的日产SERENA
同样是在1983年,三菱推出了一款名为Chariot的7座车,车体采用了承载式车身,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采用的单顶置凸轮轴的4G63发动机,最大功率73 kW。Chariot的出现,可以说是日本首辆7座车型。但是可惜的是,同为1983年的7座车,Chariot却并没有克莱斯勒的捷龙那样出名,原因可以归结在Chariot的设计上。事实上,三菱并没有及时提出MPV概念另外该车型命名上缺乏一贯性也是Chariot没有得到张扬的原因。
精致实用的欧版本田奥德赛适合欧洲人的“口味”
此外,日本还有MPV的分支,这一分支来自于面包车。最早担当日本7 座车运输人物的主要是单厢面包车,例如1990年推出的丰田Previa,在日本本土叫做 Estima,第1代车型的车型代号为TCR10/11/21,主要装备的是2TZ-FE发动机。由于继承自面包车,Previa的发动机也被安置在前桥之后。不过为了获得更加低矮的造型,丰田将这款四缸机倾斜15°安置,将动力输向后轴。后期的TCR21车型还增加了四驱驱动系统和120 kW的高性能机械增压发动机。这款车型同样提供了7座空间,显示出了MPV的雏形。 10年后的2000年,丰田将Previa换代,第2代Previa代号为MCR30W,已经完全靠向了主流的MPV设计,采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承载式车身。 2006年,最新一代的 Previa也顺应而生,成为Previa的最新型号。
其实,日本人在很早就有了MPV的车型,只是当年的日本人并没有提出MPV这一概念。
MPV进化论——中国的MPV市场现状
我国商务车市场的常青树——GL8
我国的MPV的概念引入的较晚,直到上世纪末,才进入国内市场。这个时候,欧美日本等地的MPV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因此,我国大部分MPV都是通过合资引进国外车型。
我国第一款MPV是1999年底的上海通用GL8。在2001年,海南马自达又推出了普力马。不同于GL8,随后又有了东风风行、神龙毕加索、江淮瑞风,以及广州本田奥德赛等车的加盟。
神龙毕加索
江淮瑞风
普力马
由于MPV在欧美的热销,使各大车企认为MPV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不断加大投资。于是,我国的MPV市场日益“繁荣”,竞争十分激烈。然而,虽然MPV的销量逐年增长,但是与市场上其他车型的增速相比仍嫌缓慢。有观点认为,这是由于国人的消费理念尚不成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情况终将改善。然而在“跨界风”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国MPV正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向前看,是逐渐公路化的SUV贴着让国人着魔的“高高在上”标签;向后看,本田飞度、雷诺梅甘娜、日产颐达等轿车上那些大倾角的A柱、和高耸的车身,让MPV在空间的便利性上的优势也倍感威胁。那么MPV将何去何从呢?也许在未来,MPV 的定义仍然不会改变,但不会像今天这样,可以明确的用轿车底盘、承载式车身等“指标”来定义,而是与轿车、SUV等概念混合,以更多的功能,更多的便利性真正地体现出Multi Purpose Vehicle的真意。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说,物种正是在不断杂交中进行优胜劣汰的,MPV的基因会融入汽车的血液,不断向前发展下去。
居家好男人——奥德赛
如果你认为居家好男人就是整天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家庭主妇式的男人,那你真的“凹凸”了,顾家、能撑起一个家的男人才是它真正的定义,看看今天的主角就知道了,人是,车亦是。
AD&S:咱们算是同行,编辑工作比较辛苦,业余时间您喜欢做什么呢?我喜欢听音乐,不知可否算是同好?
苑文:我也很喜欢听音乐,不过我可能跟你们这些年轻人不一样,我喜欢听古典音乐,莫扎特是我的最爱。另外,你也知道编辑工作就要坐着对着电脑很久,颈椎会经常不太舒服,所以我有假期的时候就会走出家门,不过长途旅行太劳心劳力了,对咱们这些要按时交稿的编辑也不太实际,后来我发现周末带着老婆儿子去郊外玩玩挺不错,这种短途旅行不会太累,又能真正达到放松的目的。
AD&S:虽然目前奥德赛的竞争对手并不算多,但还是有很强劲的对手的,您为什么选择了奥德赛呢?
苑文:你说的是GL8吗?我只知道GL8算是跟奥德赛同级别的车型,当时我在网上搜车型信息时还读过这两款车的对比文章。不过从外形上来说,我不太喜欢GL8的前脸,感觉比较夸张,奥德赛则比较低调,整体看着更顺眼,而且GL8有点像纯商务用车,我可能还是想多用于家用,关键是试驾后觉得奥德赛真的挺好开,内饰有着日系品牌一直宣扬的精致,坐着很舒适。空间好像是GL8的更大一点,不过奥德赛的空间也已经完全够用了。
AD&S:这辆奥德赛买了多久了?这是您的第一辆车吗?
苑文:这车是2010年10月买的,买了已经大半年了。奥德赛不是我的第一辆车,以前我开辆老捷达,虽然好开,但感觉对于我的家庭结构来说,还是显得不太实用。现在就好了,要带着家人出去玩,把奥德赛的第3排座椅一折叠,折叠餐桌餐椅和各种食品饮料就可以放在车里了,一次放很多也没关系,很方便。有时候也送两家老人上医院瞧个病什么的,也不至于让老人挤着觉得不舒服。
AD&S:前几天油价又上涨了,您的奥德赛有没有“压力”?
苑文:我平时都在市区跑,也就是短途的上下班,有时顺带捎一两个同事下班,每次不超过5 km,最多百公里12 L油左右,油耗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我驾龄也几十年了,切身感受到车的油耗跟驾驶者的驾驶习惯是有很大关联的,我对自己的驾驶习惯很有自信。不过作为车民,我当然还是希望油价不要再涨了。
幸福,就在不远处——NV200
当我们在追逐幸福的过程中茫然度过每一天时,对于孙刚来说,NV200带给他的幸福就在他身边,触手可及。
AD&S:您的NV200的橙色车身颜色真显眼,大老远就看到您的车了。能用这么“亮”的车身颜色,想必您肯定是个外向的人吧?
孙刚:我觉得自己性格算是动静结合,偏向外向的。这个跟选车的颜色会有关系吗?我还真不清楚。当初看车的时候,NV200还有一种叫碧玉青的淡蓝色车身,那个颜色挺漂亮,保证不会跟其他车“撞色”,我在那个颜色和橙色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了橙色,因为我最喜欢的荷兰队就是橙衣军团嘛,每次出车拉货,我看到它都会觉得心情很好。
AD&S:当初您看上NV200什么了,让您最终决定购买这款车?
孙刚:绝对是它的载货空间,非常实用。它的内部空间真的很大,能放很多货物,尤其是把第2、3排座椅全部收起时,就算整个人站在车中,也不用太过弯腰,弯腿等,站着不累,这样我能更轻松地整理货物。还有一点主观原因是,NV200挺符合我的审美观,有点时尚的感觉。
AD&S:买车的时候花了多少钱?开着怎么样啊?车身尺寸这么大,停车方便吗?
孙刚:这辆车总共办下来才10万元出头,我觉得要是换个能拉货的MPV,好点的怎么也要近20万元吧,NV200这一下子就等于省了一半,保养什么的当然也便宜很多。真正用下来,我最多开过百公里11 L油左右,不过我经常会拉很多杂志,都死沉死沉的,所以觉得这油耗算正常的,基本满意。停车方面一开始我确实遇到过不太好停的问题,后来发现NV200的后视镜很大,没什么死角,给我停车提供了很多便利,习惯了以后就停得比较快了。
AD&S:有了NV200的生活如何?除了工作,还有什么地方用车比较多?
孙刚:因为NV200很能装货,所以除了以前接洽的几家杂志的代理以外,我又多接了几家代理,现在每天还挺忙的。另外,因为我的NV200能最多有7人座,能一下载很多人,现在我们一大家子一块出游,这一辆车就全装下了,还能装下很多旅行用品,老人、妻子、孩子都很高兴。有时还接几个哥们去踢场足球比赛,活动筋骨以后一起去吃个饭,唱唱卡拉OK什么的,都特方便,几乎所有坐过我车的人都说这车太值了。轮上生活
我的“ 马”上生活——普力马
忙碌不盲目,放松不放纵,简约不简单,好“马”配好“鞍”。
AD&S:当时您是如何注意到普力马的呢?您最喜欢普力马哪点?
石强:我家离一个海马汽车4S店很近,就是经常路过但没进去过的那种。因为想买车了就没事去逛逛,接待我的销售人员挺热情的,我跟他说了下大致的要求,他就向我推荐了普力马,还说如果想买就能马上提车不用等,还有些现金优惠,我当时就很心动了,拿了很多这车的资料回家开始研究。我看车的时候就觉得,普力马这车外形其实是有点cross风格的,包括行李架、电动天窗,而且那内饰——炮筒式的仪表盘,皮质包裹的换挡杆,还有真皮方向盘,我觉得都有点赛车的味道,很酷。
AD&S:您买车前后都对比着看过哪些车?
石强:MPV说多不算多,说少也不少,不过当时我的购车预算只有12万元左右,所以像一些GL8、奥德赛、S-Max什么的,都太贵了,买不起,在选车之初就排除了,后来前后看过嘉誉、森雅M80、和悦RS和骊威,放弃的理由—— 嘉誉外形太商务了,不太喜欢;森雅M80品牌不太响,以前都没听说过,不太敢买;和悦RS的内饰做工有点粗糙,看着不是很舒适;骊威很多人开,也太 “街车”了吧,而且车内空间也没普力马大。
AD&S:排量、颜色和配置方面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石强:最初我只确定一点得要个自动挡的——我老婆也想开,她习惯开自动挡的,我倒是无所谓。综合地比较了一下,觉得7座的1.8 L自动豪华型的配置该有的也都有了,是性价比最高的。一般我载人出去前两排也够坐了,但我喜欢有能搭载第3排乘客的可能性,实话说我的车第3排座椅的利用率还真不高,我都是放倒了摆些杂物的——比如篮球和泳镜什么的。我选择的这个车身颜色叫做梦幻紫,车身随着视角和光线的变化会介乎于黑色和紫色之间,很有意思的,不信你试试看。
AD&S:看来您挺喜欢运动,平常会开车去参加些运动吗?目前工作或生活中有什么新计划?
石强:原来我去打篮球或游泳只靠单位组织,次数很少,也没什么规律,有时候打篮球还老因人数凑不齐而打不了一场完整的比赛。后来我买了普力马后就经常带着能找到的球友奔着东单篮球场去了,其实这篮球场离我家很远,不过人很多,组个比赛很容易。而且那儿也有个游泳馆。下面打算把父母家里装修一下,让二老住得更舒服点。能自己买的油漆壁纸什么的,我都打算自己去买,一方面省点钱,另一方面我的普力马装点这些东西应该没问题。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