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多数朋友都有自己动手保养车辆的梦想,尤其是那些信心爆棚、随时准备动手解决问题的朋友。自己动手维修保养车辆很早以前就是个传说,按照这个传说,似乎美国人都喜欢自己动手维修保养车辆,它们会在自己的车库里准备好拆装车辆的十八般兵器,无论是自己的别克轿车、太太的丰田SUV还是女儿的两门跑车,作为一家之主,他都会乐于在车库承揽包括定期保养在内的所有汽车养护事宜。
但这个传说显然年代过于久远,今天的美国年轻人自己动手维修车辆的已经微乎其微,除了少数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中老年朋友还知道如何拆解机油滤芯之外,已经很少有70、80甚至90后的美国人自己动手保养和维修车辆。对这种现象众多解释之一是: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并非人们不再拥有DIY的梦想,而是今天不断诞生的新车产品已经越来越复杂,大量的电器系统被装备到新车型上,原本可以随便拆除的蓄电池连线,对某些新车型而言,如果鲁莽地直接拆除,很可能导致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自动锁死——它以为有人要偷盗车辆。如果车主需要解锁,对不起,你得付费给经销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可能就是DIY时代的终结。
随着近年来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开始进入市场,在类似美国这样的市场上甚至开始进入普及期,这些新能源车使得即使是美国的DIY一代也感到手足无措,他们找不到发动机在哪里,车内多数地方“高压危险”的警告语更让他们感觉无从下手。但这是否就意味着DIY时代终结了呢?我认为至少在中国还不会。那些曾经DIY台式电脑的一代正好是今天的中国有车族的中坚力量,他们中只要有1%的人拥有DIY的梦想,那就有几十万自助修车爱好者,这样一个群体将催生一个特殊的汽车服务市场,显然,还没有厂商或者机构为此做好准备。
车型越先进养护越简单?
车型越先进养护越简单的判断显然有点武断,但可以肯定的是,类似奔驰等高档车,为了提高专业维修技师的维修效率,他们已经开始把类似机油滤清器放在发动机舱内,这样更换机油滤清器就不必再用举升机举起车身。但这并不意味着更方便车主进行DIY了。由于多数此类高档车的车载电脑系统会对车辆的各种情况进行记录,如果车主不掌握电子系统,没准即使DIY完成了保养也总还会被车辆“善意”提醒——您需要进行车辆的保养。
对绝大多数中档、低档车型而言,机油滤清器普遍都还是被设计在发动机下方。从结构来说,这比较合理——拆下放油螺栓之后机油就能够自动流出。当然,如果不举升车辆,采用废机油的真空抽吸机也能解决问题。类似普桑等一些油底壳设计特殊的车型甚至采用“抽”反而会更合适,对这类车型的这类保养来说,车主如果要DIY就得拥有相应的设备并懂得如何使用。对维修站来说,无论何种设计,只要不加大拆卸的复杂程度,其实效率都差不多。但对打算DIY的车主而言就差异较大了,比如很多车型的空调滤芯就装在发动机舱内,而有些则需要拆下手套箱才能更换。再比如备胎和随车工具对多数车型而言都是直接放在行李厢底部的,但也有少数车型采用螺栓固定在行李厢下方,这导致要更换备胎得先拆掉一个固定螺栓,虽然复杂程度并不高,但这无疑增加了维修的复杂程度。
很多年以来,汽车技术的进步总是体现在发动机、变速器以及周边电子系统的升级换代,在维修保养便利性方面,各个品牌进步并不显著。比如蓄电池的养护,几十年来都是靠观察孔来判断蓄电池是否有故障,即使今天的技术完全可以为车主提供更精确的电池状态提示也依然没有厂商去考虑这种需求。再比如近年来很多车型都装备了车载电脑,这些车载电脑系统能够记录各种行车数据,但厂商并不为车主提供这些系统的解码或者阅读程序。厂商认为只有它才有权阅读车主车辆的故障码或者修改车主的各种系统参数,反而是作为车主自己没有权限去自由修改这些,这种技术垄断导致车主实际上越来越难以进行DIY式的维修保养。比如很多高档车型在完成保养后必须在车载电脑中进行必要的设置,否则车辆会认为保养尚未完成,它会“善意”提醒车主及时保养车辆。
车主DIY需要迈过几道坎?
车主要进行DIY,必须迈过这样几道坎:
第一是心态坎。DIY绝对不是仅仅为了省钱。如果仅仅为了省钱,其实你直接找路边店来维修保养车辆远比你自己动手更合算。比如更换机油机滤,对很多路边店来说,你只需要在那里购买机油机滤,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免费帮你更换。即使你自己带机油,对方多数情况下也就收取10元上下的工时费。如果你自己动手的话,不仅需要购买几十元的工具,同时你还要考虑如何处置更换的废旧机油、滤清器的问题,毕竟,把它们直接丢弃在你的小区垃圾桶里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所以,摆正心态,进行DIY未必是图省钱,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爱好,如果你只是为了省钱,那么我强烈建议你还是多花些时间在考察周边的路边修车店上,找到那些技术尚可,收费公道的路边店远比自己动手要省钱省力,否则这些路边店哪来的生存空间呢?
第二是车型坎。如果你选购的车型过于先进,很可能你能够独立进行DIY的项目就很有限,一定程度上,连很多路边店都不敢轻易帮你进行车辆的维修保养。正因为如此,我们会看到多数路边店里停的都是老旧车型。即使你是超级DIY发烧友,比如你自己购买了车辆行车电脑的解码器,但如果你的车型很新,连开发解码器的厂商也没有完成数据更新,这种情况下,你显然仍得依靠“4S”店来解决绝大多数车辆维修保养问题。当然,如果你打算进行的DIY主要是美容性质的,那就和车型先进与否无关了。
第三是工具坎。前面我简单说了,无论你打算进行何种DIY,你都必须要有相应的工具。厂商在行李厢内为车主提供了基本的维修工具,比如拆卸轮胎的专用扳手等。但如果你打算进行更为复杂的DIY,比如更换机油、机滤等,你就还需要更为复杂的工具,比如机滤扳手等。这些工具你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直接到附近的汽配城购买到。
第四是配件坎。多数车型的常用配件都可以在汽配城买得到。相比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国的配件假冒更严重,但同时厂商在垄断配件方面也更积极。某些车型的某些配件你基本无法在汽配城找到原厂件。因此,如果你打算进行某些DIY,你最好先到汽配城问问是否有相应的配件,否则等你拆下自己的那个旧件才发现原来根本没有新件可换,那可就白费功夫了——别指望“4S”店会卖配件给你,虽然卖配件也赚钱,但如果你在汽配城买不到配件,他们多数情况下也更愿意赚工时费。
第五是维修资料坎。由于中国目前没有法规要求厂商公开维修资料,因此多数情况下你都很难DIY。比如要更换制动片,如果你有维修手册,你会很清楚先拆哪个后拆哪个,但如果你没有,我建议你别仓促拆卸,先从互联网上找找是否有你那款车的维修资料可供参考,如果没有,你可以试着请教一些修车高手提供一些现场指导,否则你自己动手拆坏了某些部件,如果再安装不当,那可是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哪些东西可以DIY,哪些最好别DIY,这都因人因车而异。
迈过这样几道坎,你就可以动手准备DIY了。先从简单的做起,比如夏天了你可以先自己动手学会更换雨刮片、添加玻璃水。进而你可以动手检查蓄电池,适时更换蓄电池。如果你有工具,你还可以考虑自己动手换机油机滤,如果你有足够的信心,你甚至可以自己动手拆换制动片。当你能够基本完成多数维修保养工作的时候,我认为你才是大师级的车迷。
车龄越大养车越贵,车主自己动手更合算
我在前文说过,选择DIY的车主不能仅仅图省钱,否则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动手付出的辛苦和汗水远比让路边店的专业人士来做要多。原因不言自明——人家是专业人士,同时又兼备经济学的规模效应优势,同样是换机油机滤,专业人士可以在30分钟内搞定,如果你自己动手没有1个小时恐怕解决不了问题。但正如我说的,如果你把DIY本身当作乐趣,或许你会发现这件事情就大有可为。
在解决了工具、配件、技术资料等问题之后,你就可以找一合适的地方开始自己动手。
强烈建议车主不要在质保期内自己动手保养车辆,一方面这一阶段厂商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角度出发会尽可能降低保养费用,另一方面很多新车在刚上市初期,市面上的副厂件还比较少,即使是原厂件,初期可能也很难在市面上找到,这个时候如果要DIY,可能配件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但过了质保期之后,车主则有更多的理由自己动手,一来厂商在质保期后可能会“设计”更多保养项目,二来市面上配件也更齐全,车主对车辆本身也更熟悉。
在这种情况下,车主需要的其实就是DIY的技术指导。包括本刊在内的少数汽车杂志会提供此类用车养车指南,我们建议那些有志于成为“超级车主”的读者尝试自己动手保养车辆,尤其是那些购买了高龄二手车的车主,更应该学会如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为越是这些老爷车,“4S”店的维修保养价格越高。而如果保养不当,这些车型反而更可能给你制造麻烦。所以,无论是从省钱还是省事的角度出发,你都应该考虑自己动手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DIY。
有所为有所不为,6项养护车主最该DIY
前面我们说过,并非所有项目都适合车主DIY,比如四轮定位这种事情需要依靠设备进行,显然不是一般车主能够自己搞定的。但对其他大多数保养项目来说,车主完全能够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我们的一位读者曾经对我们说,他驾驶一辆二手进口雅阁,在北京的汽配城都买不到配件了,但淘宝的卖家能够提供“维修包”,于是他每年都会订购一些维修包,然后自己动手或者请开维修店的好朋友帮忙进行例行保养。为了省钱,他还摸索出选购某些非原厂高性价比机油的妙招,但这些都需要把DIY当作生活乐趣,没有这样的心态,我建议您还是别考虑省钱的事情了,当惯了白领再去偶尔兼职做蓝领,远没那么简单的。
下面我们根据技术专家的建议,提出6项最值得DIY的项目,我们未来将在本刊的相应栏目中为车主朋友逐一提供这些项目的操作指南,敬请期待。
最简单的DIY——更换蓄电池
虽然不是绝对,但绝大多数车辆的意外抛锚都是因为蓄电池故障,虽然多数车型的蓄电池都是免维护的,但它们的寿命通常在几万公里。因此多数车主在购车之后的3、5年内都需要更换一次蓄电池。你可以选择由“4S”店帮你更换,但更简单的办法是直接从网上选购一款适合的蓄电池并要求送货上门,多数情况下他会免费帮你更换并用“以旧换新”的方式拿走旧蓄电池。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到汽配城购买合适的蓄电池,然后根据操作指南自己拆掉旧蓄电池装上新蓄电池。但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时提到的那样,某些车型的蓄电池电源连接线是特殊的,电路也是特殊的,因此要拆下这些车型的电源线是需要一些额外操作的,这些少数车型的蓄电池更换就不那么简单了。
最常用的DIY——更换雨刮片、添加玻璃水
很难说你的雨刮片需要多久更换一次,关键看你用的那个雨刮片质量如何以及你的使用频率如何,但添加玻璃水是非常常见的保养项目。目前几乎所有车型的雨刮系统都是标准化的接口,到汽配城可以花费几元到几百元不等选购各类雨刮片,然后回来根据操作指南更换雨刮即可。至于玻璃水的添加就更简单了,直接打开发动机舱盖,拧开玻璃水罐的盖子,加满即可。当然,前提是你知道哪个是玻璃水罐,加错了就有麻烦了。
最具性价比的DIY——清洗节气门
清洗节气门是个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保养项目,过去几年它的价格从上千元降低到了百余元不等,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更多免拆清洗剂的厂商的竞争使得各类清洗操作变得简单。车主只要拥有操作指南完全可以购买免拆清洗剂自己清洗节气门。即使是“4S”店也是这么做的。但其中的关键在于你开的是什么车,某些车型进行免拆清洗的时候需要在车载电脑中进行适当的数据设置,而这不是一般车主做得到的。对这些车型,车主多数情况下只能花费更多钱请“4S”店的专业人士来清洗。
最有挑战性的DIY——更换制动片
制动片的更换既包括了拆卸轮胎的体力活又包括了拆卸制动系统的技术活,因此我认为它更具挑战性。当然,如果要抽换制动液,那还需要更专业的工具才能进行。即使仅仅是更换制动片,车主如果自己动手,首次进行至少得有专业人士在旁指导,因为安装的规范性直接影响驾驶安全,这一点都不能马虎,否则制动失灵将导致严重后果。
最实用的DIY——更换机油机滤
任何采用发动机的车辆都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机滤,多数车主每年需要进行3~4次更换。如果能够自己动手,这不仅省钱,更会让车主很有成就感,进行一次更换就会让车主对车辆的结构更熟悉。至少你得知道机滤在哪里,机油究竟添加多少,废机油和新机油到底差异在哪里。正是这些使得更换机油机滤的DIY操作更具实用性。
最辛苦的DIY——更换轮胎
虽然几乎每项DIY都是体力劳动,但更换轮胎多数情况下会让车主累出一头汗,尤其是当轮胎出现故障抛锚路边的时候更是如此——一个人要换下几十斤的轮胎,并拆下多年未曾动过的螺栓,然后把备胎重新装上……这些都是体力活,但对多数非专业车主来说,更换备胎就是技术含量最高的DIY项目了,你如果不掌握那还是和DIY说拜拜吧。
(朱伟华)